1、棉花苗期管理目標
棉花苗期主要管理目標為苗全、苗勻、苗壯、早發、壯根,促使棉苗穩健生長,實現壯苗早發,生長量及長勢長相以稈矮、穩健、墩實為目標。矮稈體現在現蕾時株高18--20厘米;穩健體現在主莖日增長在0.3--0.5厘米之間;墩實體現在高寬比合理,二葉平、四葉橫、六葉亭。棉花苗期營養生長不宜過旺,也不宜過慢。對地上部分采取控苗、蹲苗,地下以促根生長為主的原則。
2、棉花苗期關鍵技術措施
2.1、關于棉花苗期肥料(葉面肥)的探討
2.1.1、臨界期
氮素的臨界期在現蕾初期,如不足,將會使棉花大量落蕾,造成伏前桃和付桃的損失。建議葉面噴施尿素每畝100--200克,或者頭水每畝帶2公斤尿素。
磷素的臨界期在出苗后10--20天,即2--3片真葉時缺磷嚴重,棉花生育遲緩,霜前花和總量將受到影響。建議噴施磷酸二氫鉀每畝50--100克。
2.1.2、鋅肥
鋅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。鋅在作物體內間接影響著生長素的合成,當作物缺鋅時莖和芽中的生長素含量減少,生長處于停滯狀態,植株矮小。建議噴施1水硫酸鋅每畝30--50克,不要灼傷葉片造成麻點現象。
2.2、關于棉花苗期化控的探討
2.2.1、齊苗化調
棉苗出齊現行后進行,畝用縮節胺1克左右(敏感性)--2克左右(鈍化性)。
2.2.2、苗期化調
堅持“早、輕、勤”的化控原則,禁忌用量偏大偏猛;結合天氣、土壤、水肥等綜合情況,一定要根據棉花的長勢,節間高度,棉花日生長量,運用好化控技術,不搞生搬硬套。
如需化控(棉花日生長量超過0.5厘米/天),常規化控畝用縮節胺0.2克左右(敏感性)--0.5克左右(鈍化性)。
2.3、關于棉花苗期病蟲害防治的探討
對立枯病;棉薊馬、蚜蟲;要勤下地、勤調查、早防治。
今年特殊的天氣,雨水偏多,寡照,低溫高濕,誘發黑根爛根死苗現象嚴重。農事操作應該強化中耕,葉面噴施以生根劑、蕓苔素、殺菌劑為主,以促為主。